宋江问道:

“侯兄怎么知道这些事?”

侯健答道:

“小人自幼喜欢习练枪棒,多得薛师父指点,因此不敢忘恩。”

“近日黄通判特意叫小人去无为军他家做衣服,因出来吃饭,遇见师父,提起仁兄大名,说起这件事。”

“小人想结识仁兄,特来报知详情。”

“这黄文炳有个亲哥哥,名叫黄文烨,与黄文炳是一母所生的兄弟。”

“黄文烨平生只做善事,修桥补路,塑佛斋僧,扶危济困,救济贫苦,无为军城里的人都叫他‘黄佛子’。”

“而黄文炳虽是罢闲的通判,却一心害人。”

“比他强的人,他嫉妒;不如他的人,他陷害。”

“只做坏事,无为军的人都叫他‘黄蜂刺’。”

“他们兄弟俩分开住,但同住一条巷子,靠北门里就是他家。”

“黄文炳住在靠近城墙的地方,黄文烨则靠近大街。”

“小人在他家做活时,听到黄通判回家来说:‘这件事,蔡九知府已被瞒过了,却是我点拨他,教知府先斩了宋江再奏报朝廷。’”

“黄文烨听到后,只在背后骂他,说:‘又做这种短命的事!‘”

“’与你无关,何必害他?‘”

“’若天理昭彰,报应就在眼前,岂不是反招祸患。’”

“这两日听说法场被劫,黄文炳十分惊慌。”

“昨夜他去江州探望蔡九知府,与他商议对策,至今未回。”

宋江问道:

“黄文炳家离他哥哥家有多远?”

侯健答道:

“原本是一家,如今只隔着一个菜园。”

宋江又问:

“黄文炳家有多少人口?”

“有几房人?”

侯健答道:

“男女老少共有四十五口。”

宋江道:

“天意让我报仇,特地送来这个人。”

“尽管如此,还得靠众弟兄们齐心协力。”

众人齐声应道:

“我们愿以死相随!”

“正要铲除这等奸恶之人,为哥哥报仇雪恨,定当竭尽全力!”

宋江又道:

“我们只恨黄文炳那贼一人,与无为军百姓无关。”

“他哥哥既然仁德,也不可害他。”

“别让天下人骂我们不仁。众弟兄去时,不可伤害百姓分毫。”

“这次行动,我有一计,望大家相助。”

众头领齐声道:

“专听哥哥指教。”

宋江道:

“麻烦穆太公准备八九十个叉袋,还要百十束芦柴,用五只大船、两只小船。”

“请张顺、李俊驾两只小船,在江面上行动。”

“五只大船上,用张横、三阮、童威和熟悉水性的人护船。”

“此计方可施行。”

穆弘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