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谋国还是为国谋

“最近发生的事情中,唯一能比纸币事件影响还大的,只有同关煤矿浅层煤矿挖光了这个事情。”

这个事情影响太大了。

简单的来说,以前的同关煤矿,那就是满地黄金,随便谁去挖,挖出来就是黑色黄金。

几万瘦骨嶙峋的灾民还有吃不饱饭的匈奴人,平均身高一米六,直接比这时代平均身高矮十厘米这么一波人,居然能毫不费力,让这个煤矿达到霍海前世现代时期这个区域的产能。

这是有多容易挖?

但是,现在挖完了。

接下来同关煤矿要挖煤,就需要挖矿洞,需要下矿洞,在暗无天日的地方,点燃的是什么?是明火灯,是用网隔离,不会点燃煤炭,但遇到瓦斯有可能爆炸的明火灯!

而且,在非露天环境下,挖矿的煤灰会到处都是,不只是以前那样粘在手上衣服上那么简单,而是会充斥一个人的口鼻。

而几乎所有人都很清楚,煤矿是有毒的。

也就是说,去矿洞下挖矿,会短命。

如果戴口罩挖,效率就会爆降。

反正,这个地方从捡钱,一瞬间变成了整个大长安范围内,最辛苦的工作。

从人人都抢着去的工作,变成了似乎只有最穷的人,才会选择去改变命运的工作。

这可能是最近最大的变局了。

蒋不疑反应了过来:“因为要到各地做生意,需要方便运输的钱,而如果钱一直在霍氏手里,他们就没法完成更好的资本流转,构建不了地方上的资金链。”

“所以,他们想要用纸币来搭建资金链。”

蒋不疑思索了一下后反应了过来:“他们不会觉得在地方上开矿,能够赚同关煤矿那么多钱吧?”

霍海:“为什么不呢?例子摆在面前,有同关煤矿的成功案例在,他们有什么不敢想的。”

别人不知道,蒋不疑跟了霍海这么多年还不清楚吗?

同关煤矿,实际上根本不能赚那么多钱。

长安的煤矿,都是霍海和刘彻,给强行定的价格,而不是按照市场自己形成的价格。

包括同关煤矿的工人的薪水,其实也是霍海强行定的价格,而不是该有的薪水。

简单来说,煤卖多少钱,要看市场上的人愿意多少钱买。

而煤矿工人工资有多少,和他挖多少煤没关系,而是要看市场上的人愿意只拿多少钱来干这个工作。

长安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循环,只要人到了长安,就不愁找工作,所以,工人不缺工资三千的工作,只是工作在长安,不在自己的郡县。

倘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在自己的郡县,工资少点,他们也能接受。

但不可能少太多。

而煤炭卖多少钱,是要看市场愿意用多少钱买煤炭。

同关煤矿是要从一个聚合的大型公司,变成很多个分散的煤矿公司了,在整体上竞争不过同关煤矿,却可以在地方上和同关煤矿竞争。

但问题是,你不愿意接受长安的低价订单,有的是煤矿愿意接受。

所以,煤炭的价格即将开始暴跌了。

当初,霍海故意给工人高工资,其实当时不给工人工资他们也能干,能吃一口饭,他们干的比谁都起劲。

而当初煤炭其实可以卖更高的价格,只是当时霍海觉得这个价格有利于发展,就定了这个价格。

现在,煤矿价格即将爆降,工人工资却不会怎么降低。

以前的同关煤矿,利润和薪资比例,几乎百分之十!

同关煤矿了海量的金钱研究各种科技,提高工人待遇,进行厂区建设。

在这之后,利润依旧超高。

而现在,他们去开矿,第一需要批文件,第二需要和各地本来就已经有了的小煤矿再竞争,第三需要买地,第四需要给工人持续开高工资。

第五,产煤的地方越多,煤价格越低。

但,他又不是没利润,他有得赚。

到时候,煤矿对比其他行业,那叫一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不过,这并不影响煤矿在现在的大汉工业体系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因为地位高的是煤矿行业,不是某个煤矿。

所以,这是一场钓鱼执法。

霍海要把大贵族们有钱投资的大商人们,整去学习长安的循环。

但是,长安已经形成了超级恐怖的虹吸效应,注定了其他地方完不成大循环。

而有资格完成大循环的五都加三港加陇西、怀朔,已经被提前布局过了。

大商人们的精力,头脑,野心,贪婪,才是下一阶段大汉的驱动力。

接下来,开展的商业,利润会很微薄。

为了扩大利益,大商人们只能在地方上继续扩大生产,以量取胜。

扩大生产,就需要工人。

工人需要居住。

居住就需要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就是大汉的内驱动力,往外扩张,就是大汉的外驱动力。

霍海有信心如果一切都走上了高速线路,霍海可以用目前不到两亿的人口,发展出前世华夏七亿人口时期爆发出的超强大动力。

最关键的是,这个城市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农业地变成商用地的过程。

而过去这一年半,经过霍海和刘彻的不懈努力,两人已经对大汉重要区域的土地,完成了并购。

明知道土地兼并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霍海选择了自己来完成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接下来城市化过程中,绝大部分修建给工人住的房子,全都是霍海和刘彻的地。

换句话说,全大汉所有大贵族大商人们费尽力气为了微薄的利益疯狂的发动城市化的过程,在各地开展商改学习长安的过程。

其实是帮霍海和刘彻,培养房地产客户。

和前世不一样的是,霍海有意的降低了房产的价格,并没有让房地产爆炸高。

是因为霍海不需要用房地产作为内驱动力。

现在是第一轮城市化,房地产价格还比较低。

这一轮结束时,长安通往帝国四境的四条铁路就已经搭建成功了。

搭建成功的主框架,加上黄河长江两条航运,加上已经固定的南方航运和通往北美的航运。

构建出一个大骨架。

到了那个时候,大基建时代就来了!

大基建时代刚好赶上目前爆发的两亿人口的青年期。

大汉会有七千万以上的成年男性工人,还有五千万以上的轻工业女工。

这个阶段,大基建将会完成大汉的路网升级,与此同时,电力时代开启。

这个阶段结束时,大汉会对整个世界形成恐怖的难以逾越或者说后人根本不可能再走通的差距。

也就是现代化,对原始部落的优势。

而两亿人口吃大基建红利,gdp至少是现在的千倍以上。

大基建时代一结束,这些吃红利的工人,将会再度催生出一个人口高峰期。

这个人口数量将会控制在五亿到七亿之间。

这个时代要把学历提升到人均高中毕业甚至是百分之十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水平。

完成电力时代的迅猛发展,依靠大基建建设出的各种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开始疯狂发展各种工业。

到时候再具备完备工业的同时,完成第二次房地产开发。

届时爆发出真正的恐怖动力。

这种向心力,会直接把世界捆绑在大汉身上。

从此以后,每个人都要依附大汉的工业而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全世界所有人,将会适应自己的新身份,大汉的矿工,大汉的农夫,大汉的装卸工,大汉的搬运工。与此同时,完成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全球扩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