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一凡没什么事就喜欢拿起老道长留下的那些发黄的书来看。

那时年龄小,不知老道长教的那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自从来到中山后经过了那么多事,才悟出老道长教的东西的用处。

书中内容枯燥乏味,深奥,如果自己不是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换作一般的人,对书中的内容,相信都难以看懂。

在道观里时自己还小,虽然老道长对自己爱护有加,但老道长对自己却是相当严格,在老道长讲道时,自己稍有分心,不好好学的时候,轻则罚打坐,重则关进小黑屋,年龄小,小黑屋阴冷潮湿,站在里面,心里很害怕,现在才明白老道长的好。

上午九点多,麦小宁走进了生产部的办公室。

一凡问她有什么事,她说,来到中山这么久了,还没去过逸仙湖公园玩,趁周末休息,一起去那里玩。

麦小宁今天穿得很漂亮,讲实话,一凡还真的没有仔细看过她,一来与她交往纯粹是工作上的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没有留意的时间。

今天的她穿着一套黑色的西装,里面是白色的衬衣,平时都是拘着的头发,现在是披肩发,蓬松而飘逸,黑黑的眼睛很有灵性,齿白红唇,绰约多姿,仪态万千,既有小少妇的羞涩,又有一种成熟女性的百媚千妖。

一凡骑上踏板摩托车,开出公司后,麦小宁才上车,走出路口才抱紧一凡,两人朝逸仙湖而去。

逸仙湖公园,一凡也是第一次来,那次与梁丽雅提议过来这里玩,她说是自己家门口,没什么好玩的。

逸仙湖,一凡没事的时候查过这方面的资料,她是一个人工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反右倾政治运动中,县镇干部晚上搞运动,白天劳动人工挖成的。

据说,上级向员峰征地300亩,干部分段按施工员指导挖泥三、四米深,由于底层蚝壳多,割伤手脚速度慢,石岐厂企职工和县属驻岐单位人员也有分派任务。

经过奋战,终于挖了160亩湖,基面种了树,也建了一些连湖小桥和小亭,名称叫做人工湖,后来人工湖隶属园林管理处。

1988年,为了纪念伟人孙中山,人工湖改称逸仙湖公园,增加了景点,完善了设施,始有生机,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逸仙湖公园风景优美,园林与湖景相衬一起,吸引市区居民和来中山打工的人,许多来中山游玩的人必到此公园。

一凡将摩托车停好,牵着麦小宁的手进了公园。

公园不卖门票,但在园内游的项目却要收另外的费用,像脚踩玻钢小船,电影院,特别小吃这些,最有特色的是有几家专门照相的,照一张相片两元钱,加洗的要另外付钱,照好的相要第二天才能取到。

一凡买了两张脚踩玻钢小船的票,和麦小宁一起上了船。

麦小宁也可能第一次划船,整艘船东蹿西逃地找不着方向,慢慢地适应之后,船才听从自己指挥,两人按预定的地方划去。

麦小宁说她家是广西梧州的,属于客家人,她在家喜欢去撑排,老家山清水秀,风光宜人,也很多人来她家乡游玩。

一凡知道电影《刘三姐》讲述的是广西的故事,问她会不会唱电影里的歌,她说会,一凡要她唱一首,她说不好意思唱,一凡鼓励她唱,她清了清嗓子,唱起了那首《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山歌来,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险滩弯又多喽,弯又多……”

歌声高亢、嘹亮,很有穿透力,唱到最后,一凡也跟着唱了起来。

下了船,两人沿着公园的小径散步,园内在各湖段有拱桥相连,有几个小亭子可供游玩的人休息。

一凡问她,为什么来中山打工,她沉思了很久,说了她的过去,说到动情处,眼里含着泪花,一凡坐在她身旁静静地听。

麦小宁说,她是因为逃婚跟着初中的同学一起出来的,最先躲在县城的一家小小的鞋厂上班。

老板对她们那些工人很好,可老板娘脾气很坏,稍有点不顺心的事就往她们身上整,工人们每天诚惶诚恐上班,很多人都想辞工,老板招不到人,多次要求她们留下来,直到有一次,她发现老板用纸壳做皮鞋面,她出言相劝,说这样做出的鞋,一个是坑害顾客,另外自己的生意会越做越缩,结果那家鞋厂被别人举报,工商部门最后查封了那厂。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