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郁,我师父他。

来无影去无踪。

我们根本就找不到他。

花阿婆她,年事已高,更不愿离开故土。

她也不许我再回琮河村去。

我们还是不要去打扰了,免得惹他二人生气。

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们。

我想,即使我们没办法在他们身侧孝敬。

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心意。”

“夫君。

秀郁会和夫君一样,日日夜夜惦念着两位恩人的。”

俞秀郁倒也善解人意。

耐心听他讲完,对他的叙说,连连感叹,感动不已,对他的情意,更是浓厚。

夫妇情浓,对饮畅谈,良宵苦短,共枕同眠。

三月,又是一季草长莺飞。

今年,花开得比去年还要鲜艳。

今年春开得早,头打的好,一切似乎都比去年好许多。

守城的侍卫衣着齐整,士气高昂,一个个神采飞扬,英姿飒爽。

同当年介隐钏初见他们时迥然不同。

如今的他们,作为这座城池的守卫者,一个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城门又上了层新的红漆。

它巍峨雄厚,庄重威严地矗立在这座城前,默默无闻守护着饱经沧桑的城池。

古老的城门身上,岁月赠予的斑驳烙痕,格外醒目。

十五年前,良国与晋国联姻。

良国长公主楚春好,嫁与晋国国君仲盛纥,生一子,名仁,年十五。

仲仁乃仲盛纥嫡系长公子,是唯一一个,能接替仲盛纥登上晋国国君之位的人。

三月,晋国上下人心惶惶。

晋国国君仲盛纥,旧疾复发,亡于寝宫内。

其弟仲盛秋,以公子年幼,难当大任为由。

施以权谋,买通人心,登上君位。

楚春好母子被迫居于城外。

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暗中遭人行刺,被人相救,逃回良国。

良国长公主这不回良国,也就罢了。

这一回良国,消息一经传出,传回晋国,晋国人哪里肯愿意。

先君尸骨未寒,结发妻子就带着公子回了母国,晋国人哪里会肯作罢?

最为可气的是。

晋国派使者接长公主母子回国,良国却不肯放长公主回去。

还把她嫁给了一个,名叫明铮的江湖侠客。

公子在母亲成婚当日,离开公主府,不知所踪。

良国和晋国,多年的和平共处,这个时候彻底分崩瓦解。

明铮原来是良国的一名禁卫军,少年才俊。

那时候,楚春好还是个娇俏少女,二八年华。

正是一生中最美的年纪。

他们两个,走到了一起,怎奈,命运捉弄人,又生生拆散了这对。

楚春好来到了晋国后,明铮离开了禁卫军,做了一个江湖侠客,游走于各国之间。

她有危险,他便舍命相救。

他永远探听着她的消息,只要她被人欺负,他都会为她抱不平。

这次也是。

晋国国君死了,他料到,她和她的儿子,一定会有危险。

他又一次出现,恰逢其时地救了他们,带他们回了良国。

他多想带着她远走高飞,可是她不放心她的儿子。

她想给孩子安稳的生活,她也不想再失去明铮了。

在仲仁同意了他们的事情以后,她向良国国君请求赐婚。

少年国君不顾殿上众人的反对,愣是同意了这门亲事,亲自赐婚给他们。

这件事情,水到渠成,一切是这么的顺利自然。

可是她还是伤心了,她的儿子在他们成亲这一天,不告而别,离她远去。

刘窈窈,良国当朝廷尉,刘于归之女。

窈窈今年二十有一,长相秀美,下有一幼弟,名七鳞,年十一。

因是廷尉家只有窈窈这一个娇女。

故而此女自小娇生惯养,生性跋扈,率子直爽,于婚嫁之事,自是有一己之见。

是故,这般岁数还未寻到婆家。

这廷尉一家,也为女儿这事儿发愁。

可也不能逼迫女儿,只好依着女儿的性子,任她自个儿慢慢来。

四月的风,柔和了许多,刘廷尉一家,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这个月,刘窈窈就要出阁了。

长公主成亲那日,真是个让人又喜又忧的日子。

忧的是公主的儿子不知所踪,喜的是促就了柳岱泽和刘窈窈一桩亲事。

这双儿人儿,真是一物降一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