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灯亮了些,摇曳的火光晃在唐月的脸上,唐月轻轻笑了。

这一笑更是让大年觉得头皮发麻,刚想再说什么,却听唐月道:

“大哥哥倒是个实在人,也罢,不过夫人那边要我今晚在这休息,我就先睡了!”

说完,把披在身上的衣服褪下,拉起身后的被子就给盖上了。

看着唐月穿鞋盖被的滑稽样,大年没敢上前,只是回厨房弄了些热水,让唐月洗漱完再睡,自己则烧了个火盆,在椅子上对付了一宿。

隔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大年就起了床做早饭。

眼下小月怀了,小月娘又是长辈,自己理应做些家务。

至于唐月,在大年看来只不过是个未成年的小妹妹罢了,让她多睡会也无妨。

不到半个时辰,小月也起了床。

只是夫妇二人在厨房相见,好似有默契一般,不说话,只是相视一笑。

其实大年想说些什么的,但是怕说多了小月心情不好,也就作罢了。

很快,粥菜做好了,一大家子洗漱完吃饭。

此时雪已经停了,外面白茫茫一片,偶有鸡鸣犬吠传来。

大年吃完碗中最后一口粥,刚想起身去里屋,却听到家中汤圆对着院门不停叫着。

大年闻声出了厨房门,汤圆见了,忙扭头收声跑了过来。

摸摸狗头,大年去开了院门,是衙门里的小六来了。

眼下年关将至,衙门里也在忙着各种收尾工作准备放年假了,这会小六来干嘛呢?

进了屋,小六喝了口唐月端过来的热茶,擦擦嘴,忙道:

“州府那边昨日来公文了,大人请年哥过去一趟呢,挺急的!”

“好,你稍等一会,我收拾收拾与你同去。”

大年回到里屋,刚想穿上便装,跟来的小月让他换上官服去。

“啊?官服那么薄,不冷死了……”

没等大年把话说完,小月一边帮他里面穿上件夹袄,外面套上官服,一边说着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去衙门里的正式场合就要穿官服,不能像以前那般随意了!

“嘿嘿,好好好,听你的!”

出门,紧赶慢赶,与小六一同到了县衙。

武安县大大小小官吏这时都挤在一间屋子里,大家坐在椅子上,烤着火炉,搓手哈着气,见小六把大年引了进来,忙起身作揖相迎。

王大人也是,从椅子上起身,把大年迎到自己身旁的椅子上坐下,随后吩咐上茶。

“好了,大年已经到了,就望安村扩建诸事,各位畅所欲言吧!”

原来昨日州府来了公文,因武安县年前救灾有功,户部下令将越州广亭县一部分百姓迁至武安落户,迁民事宜公文上要求在次年年中完成。

“哼!说得轻巧,公文上说是一部分?那是多少人来咱们武安?一个望安村能放得下?”

“就是,户部那帮狗娘养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迁迁迁,就知道迁,该给的安置银是一个子都不批!”

“按我说,干脆给州府上书,说咱这不行,让……孙大人另找别处!”

大年热茶尚未喝上一口,几位脾气暴躁的官吏就开始埋怨了,说话间,还不时看向大年。

这时一位小吏站起身,朝着诸位作揖道:

“我看,这事皆是由李副使而起,安置灾民太过急躁了,哪有给肉吃还给屋住的,若按往年惯例,给口粥吃完打发走便是,何至于此……如今……”

“好了好了!”

王大人打断了小吏的话,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今日找你们来,是来解决问题,不是发牢骚的,说这些有什么用,就说怎么办!”

王大人替大年挡下枪口,给了程主簿一个眼神。

程主簿心领神会,翻开册簿说了起来。

眼下无非就是钱粮两项!

钱,从府库出,不够,找州府。

可粮食咋办,武安县地皮就这么多,就算多加开垦,也就勉强糊口,等过了免税期,还要交税。

“按户部那臭脾气,广亭县起码有一半百姓迁至武安,地少人多……”

“那怎么成!咱们武安难不成要成为下一个广亭吗?”

“不行不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