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仓没有回答,而是在方宅的侧面,幻化出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底部刻有奇异的纹路。

“聚灵池,积聚天地灵气。”

接着,又幻化出一株石榴树,经过黄仓法力的温养,和寻常石榴大有不同。

“育灵树,多子多福。”

视角一转,来到了东郊的田地,黄仓脚踩的地方,出现一口井,井中水流涓涓。

“锁灵井,主要是给人喝,其次用来浇灌土质较好的那块田,这个位置打五六米会有水,我都探测好了。”

“另外就是,灵泉浇出的棉花质量远超同类。但记住,物以稀为贵。”

交代完这些,黄仓便匆匆离去。

方家人早就懂规矩,不用他提醒,日后的香火也少不了。

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方正则有些愣神,反应过来后才急忙叩拜谢恩。

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乃家族成就之基石。

人才要靠方正则一脉自己努力,黄仓就负责打造一方水土。

“宅神此举,是要将我方宅打造成钟灵毓秀之地啊。”

正巧方家现在手里有了闲钱,除去店面和日常开销,还能结余一大笔,完全够修灵池栽灵树。

第二天一早,方正则就喊来了一伙泥瓦匠,一伙挖井人。

急不可耐地按照昨夜黄仓的指示,在相应的位置修建聚灵池。

池子建好,无论是对人还是对黄仓,都大有裨益。

而挖井的那伙,则在王猎户的带领下,拿着罗盘鞭炮,香烛纸表,去到东郊地头。

正巧,方临冬过来讲了开设武馆的事。

父子二人商讨片刻,当即决定,趁着工人都在,一并将院墙打通。

隔壁的小院面积不大,但两个院子合并之后,放些练武的器材还是有模有样。

随后,方正则陪同方临冬去了县衙,申请开设武馆。

师爷大概扫了眼手续,根本没细看。

期间他有意无意地看向方临冬,眼神似有考教,也有好奇。

平谷县申请武馆的不多,除了外地人开的赤云武馆,其他武馆都被几个世家牢牢把控。

有些愣头青想要开馆,就算县里允了,也会被踢馆的同行揍得开不了门。

更别提方临冬这么年轻,才十六岁的年纪就要开馆,闻所未闻。

但看清楚对方姓氏,师爷心中大概明了几分。

昨天的事,平谷县大大小小的势力都传了个遍,醉香楼酒馆的酒桌上,人人都在议论。

就连说书先生都被晾在一边,什么事能有方家分家精彩。

大部分人都觉得是方正则一脉想不开,放着好好的家不要,非得自立门户。

知道点内幕的,会替方老爷子打抱一句不平,但很快就被淹没在口水战之中。

舆论大势,还是站在城西方家这边。

师爷也不由得感叹这爷俩太急躁。

开武馆的下场估计和那些愣头青一样,挨一顿揍然后歇业大吉。

都别说方氏武馆所属为城西方家,到时候必然会派一员猛将。

“开馆要郡中的批文,五日后来取吧。”

五天,足够小院收拾好。

道一声谢后,爷俩欢喜地离开了县衙。

目送二人,师爷对着鞋底敲了敲烟锅,从烟袋中捻出一撮烟丝,轻轻按好,点燃。

嘬一口,逍遥似神仙。

撇过头看着中堂上高悬的青铜明镜,眼神似乎是在询问。

明镜发出细微的嗡嗡声,回应师爷。

“您的意思是,只需要注意他家的中霤神即可。”

“了然。”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