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海底,美轮美奂。
没有南沙那种色彩斑斓的珊瑚礁,却也足够神秘足够精彩。
一丛丛水草随着暗流尽情的摇摆,一条条鱼儿尽情又谨慎的游动,不光潇洒,还要时刻提防被谋害。
国人讲道,自然之道无处不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映射到人生一样适用。
林一起了笼子,网兜里的海螺和黑鱼估计三桶都装不下,收获颇丰。
抓黑鱼最好的办法是下笼子,里面放进几个敲碎的海胆或掰开的小螃蟹,比钓它的速度更快。
林一拉着绳子慢慢浮了上去,将绳子递给父亲,又缓缓的沉了下去,目标是刺参宝宝,鲍鱼宝宝,还有浑身带刺的海胆,至于扇贝留待以后再说。
灯光下,林一和一条壮硕的黑鱼打了照面。
林一用灯光照着它,慢慢掏出匕首,瞅准机会,一刀扎进了脖子,双手抓紧鱼头,七八斤的大家伙在水下力量十足。
几个呼吸,领了饭盒。
继续寻找海参,林一在一个石缝中看到了一双大鳌,个头不能小,用匕首逗弄一下,立即举鳌反击,林一瞅准时机捏住身躯,掏了出去。
即便他足够快,还是被它夹到了手套。
半斤重的花盖,好不容易才放进了网兜,这么大只也只在海底可见,岸边的很少。
继续向前,出于本能,林一冥冥之中就能感觉到前方有货,一个刺参窝出现在他的眼前,当即看到了一坨坨面条状的刺参便便。
便便越粗壮,刺参越大。
一条条二十公分长,七八公分粗的刺参映入眼前,有那么一瞬间,林一有些羡慕这个尺寸,和它们相比,长度是不差的,可它们的直径就很直径,还有那么多凸起。
林双羡慕林一,林一羡慕刺参。
不光是直径,关键是带刺,如果长成这样,那样...或许会被人圈养起来吧,想到这儿,林一就不羡慕了。
五公分也还好吧。
把这些大家伙收进网兜,林一发现了鲍鱼窝,这种贝类也经常扎堆,来不及等待,拿起匕首开始扣了起来。
灯光下贝壳下的小肉片,让人浮想联翩。
渐渐地四周刺参和鲍鱼稀少,林一收集海胆,这东西敲开后几乎所有鱼类都喜欢。
软糯,香甜。
气瓶见底林一出水,看着满满的几个大桶,放下钢瓶带上呼吸管,拿起老炮,准备猎鱼了。
喝了两口回阳酒下水。
行有行归,凡是祖传流传下来的必有道理,林一在大赚特赚的时候也不想打破规矩。
渔猎,需要凭借真实实力,不能带钢瓶。
冬季,可打的鱼很少,该洄游的已洄游,剩下的这些是适应了这片海。
黑鱼,黑鲷,鲈子,鲳鱼,石斑鱼,黄鱼,鳕鱼,不过鳕鱼需要去远一点的海域。
正在这时,一条小臂粗的长条状的黄鳝从礁石缝露出半个身子,林一吓了一跳,以为是海蛇。
抬炮瞄准,中!
四斤多的样子,收入网兜上浮换气。
反反复复,忙忙碌碌。
老林时不时催促两声,岂不知林一玩的正兴起,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并不单单为了钱。
享受这种无忧无虑,自给自足的方式,不受公司框框架架制约,不受层层压迫,绞尽脑汁。
林一觉得体力差不多要耗尽,父子俩返航。
华清如约的等在岸边,车上副驾驶坐着一位长相帅气的男子,林一看了一眼随之撇撇嘴。
眼神虽然隐晦,却没能逃过华清精明的双眼,羊皮手套用力拍在林一肩膀上。
“我姨家的弟弟!”
林一眯起眼睛,脸上出现了笑容,“哦哦,我也没说啥。”
华清剜了一眼,将上次的钱和两个大手提袋递给林一,“送你两件羽绒服,军大衣不保暖,这个随便穿,坏了再买!”
夜色下,华清的脸颊有些烫,沟通感情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送衣服难免有些别样的情绪。
“哇,华总,这是要收买我啊?工装都安排上了。”
“胡别说,把捅带走,赶紧回家吧。”
林一用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收买我两万块可不够啊,还指望纯阳之体下水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