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笑着说道:“是啊,韩国公果真慧眼如炬,深知我父皇的心思。李白的诗可以粉饰太平,可李白若是不听话,便也就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李善长是出了名的老狐狸,听到朱标的话,哪里不明白,朱标这是在借李白暗指淮西勋贵。
想到这段时间,朱元璋手段狠辣的惩处了一大批官员。
而淮西勋贵们,却仗着功勋,丝毫不觉得朱元璋会动自己,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和自己刚刚说的那句话,其实又是何其相似。
他面色微变,正再想说什么,却被朱标以手势制止。
……
另一边,光幕的画面再次发生变化。
悠扬的音乐过后,解说也再度开始,只是比之先前,要多了几分悲戚的味道。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彼时,年近花甲的李白,依旧斗志昂扬,畅想着在永王帐下建功立业,恢复大唐江山。”
“他绝不会想到,正是他寄予厚望的永王李璘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他的组师《永王东巡歌》,则成了他的罪证之一。”
“随着永王李璘兵败,李白也获罪入狱。幸得宋若思、崔涣营救。”
“然而不久后,李白便因跟随永王东巡而被判流放夜郎。”
随着解说结束,画面里,也再度出现了李白有些落寞的背影。
……
大汉。
司马迁才从宫中出来,看着光幕的内容,忍不住一阵唏嘘。
“这位李太白,和我倒是有几分相似。只是他终究和我不同啊!”
不久之前,司马迁才受了宫刑,备受嘲笑和白眼。
可为了完成一辈子的心愿,修撰出自己满意,可以传于后世的《史记》,他依旧选择隐忍和坚持。
而看着李白一生求官,想要施展抱负,却终无所成。
这位后世的太史公,倒是一眼便看出了其根本原因。
“不过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他的那些故交还在,说不定,还有人能帮他谋个翻身的机会。经此劫难,他也或许会有所改变吧!”
感慨了最后一句,司马迁摇了摇头,佝偻着朝宫门外缓步走去。
……
三国,蜀汉。
诸葛亮瞧着光幕,良久后苦笑摇头。
“这李太白的才情的确不错,只可惜,想做出一番事业,只靠一个官位,还有才情,终究不够啊!”
他说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于是赶忙在竹简记录下来。
片刻后,他又抬头,朝诸葛瞻说道:“思远,你可要记住了,人贵自知,若是连自己都不了解,便切莫想着出仕,否则也不过是害人害己。”
说完这话,诸葛亮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他平素自视极高,但对光幕的那些诗句,却也颇为喜爱。
所以他对李白,也存了不少好感,这才对其一生,倍感唏嘘。
……
魏晋。
嵇康看着光幕,一口酒险些被喷出来。
“这家伙如此才学,为何却执迷于做官?难不成做了官,就真能改变什么?”
阮籍听到嵇康的话,忍不住放声大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