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太上老君一挥拂尘,周围一切都在坍塌压缩回溯。

却成一圆圈被太上老君捏入手中,捏做一丹丸收入袖中。

随即却见。

两人两牛在姬诩(灵宝)无甚所觉时便来到了混沌未开之时。

那太上老君又一挥拂尘,仿若太乙轮转阴阳,无极化生太极。天开地辟、清浊相生、乾坤相离、天地相分。

此拂尘显浮沉,清浮浊沉。

乃是老子成为太上老君后自然生成,自有太上大道相合,不想竟然有如此开天辟地之大神通。

此时天升地降。

大地亦为一浑圆之形一体之状。

只见太上老君再一挥拂尘。

大地分裂。

分为五者。

中间最小只成一山凸起。

其余四者既为四大部州。

拂尘之力于其间化地火水风四象之力。

地者,对四大部州提升本源稳固体量。

火者,于地后对四大部州凝练、炼升。

水风,相合于风推动四大部州相离相远。

水于风后,占据相隔的空间又贯穿奔腾于四大部州,使四者虽分,然气亦相连。

风、火之力,此间成后一者升于天托扶清天一者潜于地合藏岩地。

只余地水凝固成就灵山福地洞天水府,交织覆盖地水龙脉。

四大部洲乃成即生造化,木气、阳气、阴气、万气勃发,生机涌现万灵亦生。

如此太上老君三挥拂尘,一回混沌二开乾坤三成天地。

太上老君指着世界中心的那一山对姬诩(灵宝)说道,“此山,既为须弥山。”

两人两牛落到此山中。

姬诩(灵宝)却见这须弥山不似四大部州那般万气生机具现,此地只有金气。

虽然金气为不朽之象。

但却抑制抹除了生机的发展。

何况此山如此凝聚浓烈的金气使能由金气化生造化的生灵都无法孕育。

这时却听太上老君说道。

“这须弥山以成需有佛陀出世才全此行。”

“道友可与我一同施力。”

姬诩(灵宝)连忙施礼说道,“不敢当老师道友相称,如何行事全凭老师吩咐。”

太上老君说道,“道友、师傅身份如何全在你的认知无须在意。”

“我今化胡为佛,既造此须弥山亦当有佛,我想化出一气开此界佛道。”

“这天地初开之时,你也可化一先天之灵相伴而出。”

“虽然对于我所传、你所悟的金丹大道而言,到达金仙之境已不拘于先天后天之别,但在此之前先天的跟脚却不是寻常后天能比拟的,你如经历先天之身亦能大有所得。”

说完只见太上老君呼散出一气化作一人盘膝而坐。

此人成象庄严散露圆满之道。

随后太上老君虚推姬诩(灵宝)。

姬诩(灵宝)顺力落于太上老君之气所化的人身后。

化作一树,郁郁葱葱形成华盖,遮于那人之上。

姬诩(灵宝)所化之树成就先天庚金祖根之灵。

本体散发阵阵神光。

姬诩(灵宝)沉于其中不知不觉。

却感灵宝之道暂且不思不用。

姬诩之姓名再无所定至此不存。

再回悟道灵宝之前心光大盛。

照耀而出通体光明。

成大智慧、大光明、大觉悟、大圆满。

与树下那人相映,助其思考明悟。

觉智、觉悲、觉行、觉愿。

亦明般若亦悟金刚。

只觉身存之树似有似无。

此中之心似明镜似灵台。

似居神山似还圣洞。

过往未来种种大道,都如化作尘埃般落于明镜之上,蒙于灵台之表。

被现在之力觉悟擦拭。

此心再复玲珑剔透。

所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却又突然如意于冥冥而降。

灵宝再现。

三宝玉如意生发神光。

打碎明镜掀翻灵台。

天翻地覆称霸现在。

正如此心本就通明,哪须擦拭何用外染。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当作如是观。

所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突觉空寂之觉。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在此之间,混混沌沌。

仿若鸿蒙初辟。

于此方知。

灵宝显化。

三光皆发。

再明一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为无,耨多罗为上。

三藐为正,三为遍。

菩提为道。

统而译之。

名为无上正遍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