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土木堡惨败,已经接近两个多月了,距离紫荆关被攻破,不过才两天。

此时的北京城外,三名骑士,正不停的抽打着坐下的马匹。

马匹已经疲惫不堪,大口大口的,拼命的,往外喘着浑浊的气息。

马匹中,更有甚者,口鼻处都已经开始往外喷出白沫。

“呜……”

随着一声悲鸣。队伍最前方的马匹活活累死,马的明军骑士,也跌落下来。

打马疾驰而来的明军骑士,身穿飞鱼服、腰挂绣春刀,正是天子亲军锦衣卫的打扮。

锦衣卫,天子耳目。对外,刺探敌方军情。对内,纠察百官言行。

守门的明军校尉,见锦衣卫不顾战马生死疾驰而来,知道一定事关重大。

校尉不敢怠慢,忙让手下牵来一匹马儿,交到坠马的锦衣卫百户手中。

锦衣卫百户接过缰绳后,连忙翻身马。连“谢”字都没说,就又打马而去。

金銮殿,皇帝朱祁钰和于谦、石亨以及一班大将,都是神色严肃异常。

快!太快了!

在攻破紫荆关后,也先纵骑狂奔,两日行四百余里,在十月十一日到达了卢沟桥。

过了卢沟桥,北京城已经近在眼前。

这个消息,是锦衣卫在累死坐骑后,传回北京的。

“瓦剌骑兵,不到半日,就能兵临城下。如今,必须加快行军布阵。”

总兵官武清伯石亨,守于德胜门。

都督陶瑾,守于安定门。

广宁伯刘安,守于东直门。

武进伯子朱瑛,守于朝阳门。

都督刘聚,守于西直门。

副总兵顾兴祖,守于阜成门。

都指挥李瑞,守于正阳门。

都督刘得新,守于崇文门。

都指挥汤节,守于宣武门。

按照朱祁钰、于谦、石亨等人的商议。九名明军大将,对应防守北京的外城九门。

而众将以石亨为尊,皆受石亨节制。

动了!动起来了!

此时的北京城内外,人马沸腾。大军的布防、城池的加固,让北京城喧闹无比。

“快看,是皇帝陛下!天子亲至,与大明、北京一起迎击敌寇。我们,绝不退缩!”

“快看,是于谦于尚书。于尚书一届文人,如今都披坚执锐。我等,唯有死战!”

朱祁钰在于谦的鼓动下,亲临一线。明军将士们,在看见天子仪仗后,军心、士气高涨!

“呜呜……呜呜……”远处,一阵激昂的号角声传来。

一些老兵听出,这是瓦剌人进军的号角。

一个,两个,三个……

越来越多的瓦剌骑兵,出现在了明军将士的眼中。

也先在瓦剌将领的簇拥,登一个小山包,举目远眺北京城。

“一百年了,整整一百年!今天,我们蒙古人,再一次踏旧都。再一次,回到了我们的大都!”

蒙古崛起于铁木真后,经几代人的努力,入主中原,以北京为元大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