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一件衣服穿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要是得到了好料子,哪里舍得做衣服,肯定是要压箱底,等以后家里的儿子娶媳妇,还得拿出去做聘礼。
可像老太太这种金贵的,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种上好的布料。
晨起时穿什么?遛弯时穿什么?用饭时穿什么?都是极有讲究的。
而杜瑶拿回来的这匹布,若做成衣服,最多也就在浇花逗鸟的时候穿,那都算是给足了面子。
“我这么个半大老太太,衣服多着呢,不差这一件半件,还是把布留着吧,你那个混不吝的哥哥不还得娶媳妇嘛!”
果然还是重男轻女的!
之前请县太爷作证,二儿子也在,签了一份分家文书,文书上写的明白,一旦分家,除非周芳离开杜家,否则,就算他们一家人饿死,也绝不会伸援助之手。
可就在三年前,杜梁把媳妇逼跑了,周芳便以给儿子再娶一房为借口,又从老太太那儿要来每月十两银子。
碍于那分家文书,只能借二儿子之名,按月把银子给三媳妇。
这么一来二去的,虽不能明着给,但老太太也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掏钱给周芳,就连嫁出去的孙女,也成了借口之一,想想都觉得可笑又可悲。
“这是三十两,”老太太解下腰间的钱袋,丢给杜瑶,“过几天城里大集,有南方的商贩过来,他们手里有不少像样的锦缎,你买些回来,下次回家走亲戚的时候拿过来,脸上添光不说,腰板也挺得更直。”
呵呵哒。
话说的那叫一个好听,但杜瑶清楚,奶奶不会就是找一个借口,让她给杜梁那个混球准备娶媳妇的聘礼罢了。
“成。”
她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应下,不过……
“奶奶,你家里的裁缝师应该还在吧?要是方便的话,可否替我做几件过冬的棉衣,布料和填充的棉花我来拿。”
作为交换筹码,老太太绝对不会拒绝,而杜瑶也不想占她的便宜,一件事归一件事,做衣服的料子,还得自己出。
“嘿!”
老太太就像大白天活见鬼一般,一脸不可置信的上下打量着杜瑶,“这大包小火都往娘家拿,怕是花了不少银子,你还哪来的钱做过冬的衣服?”
被挡在身后的小包子觉得气氛不对头,原本哆嗦的身子,抖得更厉害。
“这不嘛!永年在山里打了两头花鹿,卖了不少的银子,七七八八算起来,去掉买粮买布的钱,还能再剩点。”
一共150两银子,鸡鸭鱼肉,外加一大缸的白米,还有那用来做衣服的布料,哪一个不要钱?!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杜瑶算是彻底领悟了这句话。
如今手头只剩下不到三十两,不是她败家,而是不得不花,眼看着又要盖酿酒的棚子,这剩下的银两,怕是要不够了。
而且……
“布料剩下的刚好可以做七件棉衣,棉花还没买呢,怕是又要……”
咣!
杜瑶的话还没说完,房间的木门便被大力推开。
周芳大大咧咧都从外面走了进来,明摆着就是在外面偷听了好一会,却又要装作是刚巧路过,不小心听了一耳。酷笔趣阁ku162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