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一份启蒙的教材?我怎么从来没想到呢,外面的雨滴滴溚溚地下着,早知道背包里放几本幼儿丛书就好了,儿歌加拼音加图画,肯定会让现在东晋时小朋友爱不惜手的。

想到这里,不禁哑然失笑。教小朋友的日子总是很开心的,芊芠想起了穿越到东晋前的日子,侃侃而言。

近水听得入了神,只见芊芠倾身问道:“适合现在东晋的小朋友,教材该怎么办?”

”不要迟疑。想想看那些描写农村动物呀,风景啊相关的,或讲礼貌内容相关的一些儿歌,先支撑起场面,总比现在一开始就谁也听不懂的好!”

芊芠脸上泛着青白的光,“儿歌教学!蹦蹦跳跳喻教于乐的儿歌!音乐怎么办呢,这个胡代没有录音机,没有纲琴,谈何容易?

“有我们的禪山麦霸呀!”近水的目光火一样闪烁不定,又黯淡下来,“这乐器……何其难也!”

只要刘穆之支持,教材的事总能办好的,先设想一个合理可行又吸引人的奏折的主题,引起朝廷的重视最重要。

”只设语文数学体育两门功课,国家财力有限,另外文盲率太高,就推广三年制义务教育吧,八岁入学,十岁毕业,怎么样?”芊芠仔细地想了想,提出自个观点,这几年接受能力最强,也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了。

刘裕府上,刘穆之为刘裕分析,为什么我们在百姓中与士兵中支持力度很大,但在朝臣中支持力度不大,主要是只有士族弟子才有读书的财力,如人人读书识字,我们治国就不再依赖士族弟子,文人中的支持率自然上去了。

第二天早朝,刘穆之上奏说,”北方百姓为什么会屈从于蛮族,是因为圣人之学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他们心里没有忠的概念,如果我们能让全国百姓都从小学习圣人的文章,人人熟悉华夏礼仪,我们的国祚必可永传万年。”有刘裕支持,反对的声浪一下子就被下了下去,三年制义务教育正式启动。

谁掌控教育权,谁就拥未来的支持率,全国的文肓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还是让士族子弟来教,那么,未来的朝局什么都不会改变,其它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除少量的寒族子弟外就是乐坊与青楼的姑娘们了。

幼师多女性,近水沉思着,字斟句酌地说道:“去乐坊与青楼看一看,我们不会她们会,会有一些适合儿童的乐曲的,再不会我们自个编?有麦霸在,有这么多的手机音乐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