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政会想了一会对魏叔琬说道:‘你这个条陈已经不是我们能做主的,这样吧,我们一起去见房相,先让他过目后再去禀报帝下,’然后就带着魏叔琬一起去了尚书省,等见到了房玄龄,让魏叔琬二人落座后,就见他笑着说道:‘二位一起来见老夫是有何大事发生么’。
刘政会把手中的条陈递给房玄龄说道:‘房相先看看这个再说’然后就在一帮静坐不语。
房玄龄看了一会就皱起眉头,看完之后就目光复杂的看着魏叔琬,然后说道:‘事关重大,我们一起去见帝下吧,毕竟此等大事还是要帝下做主的,’然后便带着二人一起去见李二帝下。
不一会,三人便来到太极宫,见到了李二帝下,三人行完礼后,房玄龄便把魏叔琬的条陈递了上去,旁边的内侍接过来呈给李二帝下,李二帝下看完之后也久久不语,心里想着,之前大唐初建,为了收买人心,只要来投靠的一律封官,也因此很多前隋官员都投靠了大唐,而后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为了安抚人心,登基之后对武德旧臣也没有罢免,只不过提拔了一些自己人上去,倒是造成了如今这副局面,而且之前官员办事推诿的事情李二帝下也心知肚明,此前贞观二年的旱灾,自己救灾、减免赋税的命令传下去,足足一个月才传达到长安县,要不是最后启用魏叔琬和李恪专门负责赈灾,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事情,李二帝下当时就有心整治,可当时并没有人提出来要整治官吏,毕竟这要得罪老多人了,而且旱灾过后突厥又再次入侵,大唐总是麻烦不断,没想到为了府库空虚的问题启用了魏叔琬,他竟然为了解决钱粮问题提出了这个办法,而且把需要裁剪的官员数量都计划好了,按照他的想法,大唐的官员要十去其七,而且把责任落实到人,难道他会不知道如此一来会得罪多少人,还有增加赋税的事情也要得罪很多权贵,毕竟这些行业的背后都是些权贵人物,估计大唐的满朝文武都要被他得罪便了,他就不怕最后自己有他来平息满朝大臣的怒火么,倒真是一心为公的好臣子啊,李二帝下越来越欣赏魏叔琬了。
李二帝下不知道的是,魏叔琬早就从后世的历史上知道李二帝下的为人,知道他是个雄才大略皇帝,历史上没有比李二帝下更出色的皇帝了,而且为人宽厚,并不苛待功臣,而且当了二十多年皇帝,自己即便遭受到满朝文武的嫉恨也不用怕,哪怕一时受挫,只要自己在李二帝下心里是个能做事的人,李二帝下也会找机会让你复起,不然魏叔琬也不会写这个条陈,毕竟中国古代历史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事情比比皆是,魏叔琬也会怕的。之后李二帝下便让几个人离开了,说自己要考虑一下。
时间马上到了五月初一,又是一个大朝会,不过这次朝会比较特别,满朝文武都知道了要裁减官员的事,不过都不知道怎么个裁减法,原来那日魏叔琬几人离开后,李二帝下又分别召见了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徵等心腹重臣商议此事,并且征求他们的意见,虽然他们都不反对此事,但也都觉得一次性裁减七成官员实在是太多了,会引起朝野动荡,所以风声还是传了出去,可李二帝下还是下定了决心,为了治理好大唐,些许的风浪自己也并不怕,自己连杀兄囚父的事情都做了出来,要是不能把大唐治理的繁华富强,后世历史一定把自己比作隋炀帝了,要是把此事做好,自己北伐突厥,东征高丽的事情都可以提前实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